“三問三請”
三問三請
河南省澠池縣創(chuàng)新的一項基層高效能治理的工作經(jīng)驗
“三問三請”河南省澠池縣創(chuàng)新開展的一項民生工作經(jīng)驗,即“問需于民、請群眾點題,問計于民、請群眾支招,問效于民、請群眾評議”。是澠池縣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(fā)展思想,在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活動中形成的一套順應社會發(fā)展需求、具有當?shù)靥厣娜罕娨庖娊ㄗh常態(tài)化收集、回應、辦理、反饋機制。
主要內容
通過網(wǎng)絡平臺意見建議收集、鄉(xiāng)鎮(zhèn)及縣直單位自主上報、“兩代表一委員”建議等多種渠道,廣泛收集意見,經(jīng)過甄別篩選,再經(jīng)活動專班、縣政府常務會議、縣委常委會會議依次研討審議確定,確定民生實事具體事項,形成實事清單。實事清單確定之后,各工作專班對照實事清單,征詢受惠群眾、“兩代表一委員”等意見后,商定事項辦理時限、標準,交由相關部門限時辦結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活動開展以來,共完成了400余項可知可感可及的民生實事。
媒體報道
澠池縣委書記錢程高度重視,深入調研,梳理總結經(jīng)驗做法,形成專題調研報告《澠池縣“三問三請”辦實事(高質量發(fā)展“縣”睹為快)》,2025年2月16日,在《河南日報》頭版頭題【1】刊發(fā);2月24日,頂端新聞刊發(fā):河南這群干部,敢把工作“曬”在網(wǎng)上【3】;4月27日,河南衛(wèi)視新聞頻道報道《三門峽澠池:解鎖“新媒體+”社會治理新模式》【4】;6月16日,河南日報(農村版):問需于民 問計于民 問效于民—看澠池如何將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走深走實【6】等新聞媒體進行跟蹤報道。
實踐成效
澠池縣自2024年9月以來,堅持“三問三請”,即問需于民、請群眾點題,問計于民、請群眾支招,問效于民、請群眾評議,集中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活動。通過網(wǎng)絡平臺意見建議收集、鄉(xiāng)鎮(zhèn)及縣直單位自主上報、“兩代表一委員”建議等渠道,澠池縣廣泛收集意見,經(jīng)過甄別篩選,再經(jīng)活動專班、縣政府常務會議、縣委常委會會議依次研討審議確定,確定了236項具體事項,形成實事清單。各工作專班對照實事清單,征詢受惠群眾、“兩代表一委員”等意見后,商定事項辦理時限、標準,交由相關部門限時辦結。
2025年1月6日起,澠池融媒重磅推出《向人民報告》《向人民承諾》視頻專欄。首期,該縣發(fā)改委主任率先亮相,向群眾交出2024年十項重點民生實事圓滿收官的亮眼答卷,并誠邀群眾“閱卷打分”。
面對海量信息,澠池創(chuàng)新推出“1+3+N”民生雷達網(wǎng):縣委宣傳部專班統(tǒng)籌,3個科室聯(lián)動分析,融媒體中心、涉事單位及群眾代表組成“偵察兵”,24小時掃描社交平臺、問政欄目、舉報平臺。通過民生訴求“十維分析模型”,從教育醫(yī)療到消費維權劃分等領域,這套系統(tǒng)已鎖定423條關鍵線索,386件火速辦結,74件重大事項納入專項督察。2025年1月7日至9日,融媒體中心抖音、視頻號等平臺開通“民生實事我來選”線上直播活動,邀請相關部門負責人對2025年的30件民生實事備選項目進行介紹,群眾在直播間暢所欲言,收獲評論7561條,點贊14.8萬。活動開展以來,重點處置民生領域熱點問題337件,涵蓋道路維修、交通安全、拖欠工資、補助發(fā)放、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、噪音污染等7個方面。之后連續(xù)進行6場直播,收獲評論1.2萬余條,網(wǎng)民點贊量17.2萬次,征集民生實事7000余條,經(jīng)過多輪篩選、專題研討,最終形成涵蓋就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、交通出行、養(yǎng)老服務、文化教育、醫(yī)療衛(wèi)生等方面的26項候選重點事項,交由群眾公開投票。經(jīng)縣政府常務會議、縣委常委會研究,3月初,由縣人民代表大會最終票決,確定2025年度重點民生實事十件,對未入選的事項,陸續(xù)跟進,逐項解決。同時,各委(局)、鄉(xiāng)(鎮(zhèn))“一把手”紛紛面對鏡頭“公開承諾”。截至6月初,已有23家單位“晾曬”,縣、鄉(xiāng)(鎮(zhèn))累計公開承諾事項93件,視頻瀏覽量1050萬,點贊超11萬。目前,省、市級民生實事和縣級確定的重點民生實事正加緊推進,預計11月底大頭落地,12月底將全面完成。該縣還研究出臺了《澠池縣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網(wǎng)上涉民生問題收集研判處置工作機制》,對于簡單訴求48小時內響應,復雜問題“掛號”督辦,推動群眾問題訴求接訴即辦。
澠池縣委書記錢程說:我們堅持把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作為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(fā)展思想的生動實踐,積極探索建立一套順應社會發(fā)展需求、具有當?shù)靥厣娜罕娨庖娊ㄗh常態(tài)化收集、回應、辦理、反饋機制,形成“群眾點題、干部答卷”常態(tài),讓群眾的智慧力量深度融入黨委、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中,讓全縣黨員干部在事上見、事上練、事上驗,真正用黨員干部的“辛苦指數(shù)”換來老百姓的“幸福指數(shù)”。
媒體報道相關鏈接及原文內容
【1】河南日報:澠池縣“三問三請”辦實事https://newpaper.dahe.cn/hnrb/html/2025-02/16/content_10_1721095.htm
【2】頂端新聞客戶端:三門峽市澠池縣:“三問三請”辦實事https://static.dingxinwen.com/dd-sharepage/detail/index.html?id=1D0A82B549BB4B78B861963F939555#/?categoryId=-2&trace=eyJ1X2lkIjoyNzI3NzN9
【3】頂端新聞:河南這群干部,敢把工作“曬”在網(wǎng)上
https://news.qq.com/rain/a/20250224A06J8U00
【4】大象新聞:三門峽澠池:解鎖“新媒體+”社會治理新模式https://www.hntv.tv/news/1/1916395177686470658
【5】頂端新聞客戶端:三門峽澠池縣:線上征集知民意 民生實事“我來選”
【6】河南日報(農村版):問需于民 問計于民 問效于民
——看澠池如何將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走深走實
https://newpaper.dahe.cn/hnrbncb/html/2025-06/16/content_442_1742840.htm
原文內容:
澠池縣“三問三請”辦實事(高質量發(fā)展“縣”睹為快)
《 河南日報 》( 2025年02月16日 第 01 版)
□本報記者 王小萍 趙力文 本報通訊員 賀曉鵬
2月14日,走進澠池縣西關農產(chǎn)品批發(fā)市場,寬敞明亮的環(huán)境,整齊有序的攤位,人們穿梭其中挑選心儀物品。常年在這里買菜的王女士對市場的變化深有感觸:“今年比往年買年貨便捷多了,蔬菜、水果、肉類、水產(chǎn)等各類攤位標識清晰,讓人一目了然。”
西關農產(chǎn)品批發(fā)市場去年進行了改造,改造項目被列為2024年澠池縣重點民生實事推進。新的市場在去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,讓群眾感受到了更便捷舒適的消費體驗。
民有所呼,我有所應,群眾的需要就是工作方向。去年9月以來,澠池縣堅持“三問三請”,即問需于民、請群眾點題,問計于民、請群眾支招,問效于民、請群眾評議,集中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活動。
通過網(wǎng)絡平臺意見建議收集、鄉(xiāng)鎮(zhèn)及縣直單位自主上報、“兩代表一委員”建議等渠道,澠池縣廣泛收集意見,經(jīng)過甄別篩選,再經(jīng)活動專班、縣政府常務會議、縣委常委會會議依次研討審議確定,確定了236項具體事項,形成實事清單。
各工作專班對照實事清單,征詢受惠群眾、“兩代表一委員”等意見后,商定事項辦理時限、標準,交由相關部門限時辦結。短短3個多月,完成了230余項可知可感可及的民生實事。
原310國道(洪陽段)是澠池縣連接義馬、洛陽等地的重要運輸通道,由于超期服役,導致部分路面出現(xiàn)網(wǎng)裂、沉陷等問題,影響過往車輛通行。列入民生實事后,該縣積極解決群眾所盼。去年12月9日,這條曾經(jīng)的“煩心路”改建通車后,路面更加寬闊平整,標志標線清晰醒目,車輛通行順暢快速。
“煩心路”是否變“順心路”,還得“問效于民”。對此,澠池縣創(chuàng)新開展了全面晾曬實事辦理情況的活動。2025年1月6日起,該縣融媒體中心推出《向人民報告》系列視頻——各鄉(xiāng)鎮(zhèn)和相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逐一面對鏡頭,全面晾曬實事辦理情況,接受群眾評議。
目前,澠池縣已完成的各類民生事項中,既有新華大道、金信路通車以及老舊小區(qū)改造這種社會關注的“大民生”,更有醫(yī)療機構延時便民服務、學校設立學生接待室類小訴求的“微舉措”,人民群眾的滿意度進一步提升。
近期,澠池縣還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2025年重點民生實事意見建議,首次采用“抖音+直播”的方式公開征集。1月7日起,連續(xù)進行6場直播,收獲評論1.2萬余條,網(wǎng)民點贊量17.2萬次,征集民生實事7000余條。
對于今年的重點民生實事,澠池縣已通過網(wǎng)絡直播、抖音平臺、張貼公告等形式將征集到的26項候選重點事項,交由群眾公開投票。經(jīng)縣政府常務會議、縣委常委會研究,縣人民代表大會最終票決后,相關部門推進落實。
持續(xù)推動一項項民生實事落地生根,澠池縣將繼續(xù)攜手群眾共同繪制更加美好的幸福畫卷。
實踐者說
我們堅持把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作為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(fā)展思想的生動實踐,積極探索建立一套順應社會發(fā)展需求、具有當?shù)靥厣娜罕娨庖娊ㄗh常態(tài)化收集、回應、辦理、反饋機制,形成“群眾點題、干部答卷”常態(tài),讓群眾的智慧力量深度融入黨委、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中,讓全縣黨員干部在事上見、事上練、事上驗,真正用黨員干部的“辛苦指數(shù)”換來老百姓的“幸福指數(shù)”。
——澠池縣委書記 錢程